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陕西略阳: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乡村振兴纪事
2024-12-27    来源:陕西     作者:姜国飞 古丽娜

山林种植,生机盎然,工厂车间,热火朝天;村容面貌,焕然一新......隆冬时节,山间田野,处处涌动着一股撸起袖子加油干、乡村振兴奔小康的滚滚热潮。走进略阳县就相当于开启了一趟发现美好的旅程。

image.png 

这份美,飘荡着产业的香味,天麻、乌鸡、杜仲、食用菌、葡萄、草莓、猕猴桃,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齐头并进,大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份美,展现着昂扬的活力,乡村广场上,亭台错落、鲜花绽放,村民和游人身处其间,或休闲赏景、或娱乐健身,尽情享受乡村巨变带来的美好生活;

这份美,更深藏于群众心中、文明实践活动中、家教家风主题广场里,层出不穷的“好人”、模范、标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

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扑面而来,让人目不暇接。大家不禁会问,这份美源于何处?勤劳奋进的略阳人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以点带面、全域提升的工作思路,聚焦“产业美、环境美、治理美、生活美、党建强”,着力打造新时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样板,“千万工程”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做大优势产业,和美乡村好“丰”景

提起略阳,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起秦岭瑰宝略阳天麻和略阳乌鸡,作为全县的特色主导产业,近年来,略阳天麻和乌鸡实现了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我村大力发展智慧温室大棚天麻,今年(大棚内)村集体种植了3万窝,农户种了2万窝,带动农户30余户,户均增收达到3000元以上,给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壮大了集体经济。五龙洞镇中川坝村党支部副书记向德明高兴的说。

为壮大村集体经济,中川坝村党支部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村集体将种植10000窝天麻,预计能增收50万元左右。带动周边农户种植30000窝,可产生经济效益150万元左右,还能解决60余人的就业难题。以点带面,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群众发展产业,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image.png

“李家坪村委会和秦脉公司扶持我建了四个大鸡棚,每年养鸡1000余只,年纯收入在15000元以上,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了。”黑河镇李家坪村村民向汉敏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成功掌握了科学的养殖方法,他养殖的乌鸡成活率高、品质好,收入大幅增加。image.png

李家坪以“村集体+公司+门户发展“百户万只”养殖户模式,目前已培育乌鸡养殖示范户54户,全年可养3批,户均获利9000元以上,极大地提高了农户发展产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农户紧紧镶嵌在产业链上,充分发挥了联农带农益农作用,为全村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近年来,我县将天麻乌鸡为主的绿色食药产业作为全县首位产业发展,制定产业发展奖补办法,兑付产业奖补资金10259户1753万元,推动特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通过产业项目实施,示范带动全县207家经营主体,联农带农5386户。

“百花齐放”的产业美景图,是略阳县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千万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不断夯实产业根基结出的丰硕果实。image.png

改善人居环境,和美乡村增颜值

    走进牌坊坝村,整齐划一的农村新居与生机勃勃的温室大棚、平坦宽阔的柏油路等交相辉映,修建青砖围栏、改造青瓦门楼、涂刷外墙真石漆,形成一个个别具滋味的独立院落,景色如诗如画。“这两年村上的变化太大了,硬化了村组道路,改了户厕,修建了文化广场,大家伙住在这儿心情好了,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兴州街道牌坊坝村村民张学文说。      

作为省级“千万工程”示范创建村,牌坊坝村先后实施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生活污水集中治理、卫生厕所全面普及、村庄道路硬化提级等项目,导农户整理室内外环境卫生,逐步实现群众由“要我整治”到“我要整治”的思想转变。截至目前,全村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0吨,改厕23户,绿化美化面积2000平方米;拓宽产业路1条800米,实现从“脏乱差”到“绿富美”的新蝶变。

干净平整的村道,宽敞整洁的休闲广场……晚上8点,村里休闲广场的灯光亮起来,音乐响起来。“这里是乡亲们锻炼身体的好地方,农闲时节,晚饭后,大家伙儿还要跳会儿广场舞!”接官亭镇麻柳铺村党支部书记叶秀芳介绍道。

前些年,不少村民习惯圈养或散养家禽家畜,导致粪便随处排放,给环境卫生带来不小的挑战。面对养殖产生的污水和粪便问题,接官亭镇将各家禽畜圈舍统一打样改造,由政府落实改厕资金,对污水和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将这些原本令人头疼的废弃物转化为种植基地亟需的农家肥,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今年我县深坚持“小整治”和“大改造”相结合的思路,推动环境卫生保洁和村容村貌改善同步推进。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就地取材,打造出一处又一处村民身边“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的景观,建成风景优美、花草绿水、文化园地互相映衬的美丽村庄,为群众提供丰富的休闲娱乐场所,唤醒更多人对家乡持续变好的美好期盼。截至目前,全县152个行政村已全面投身清洁行动,通过绿化和美化,村庄环境得到了显著提升,基本实现了“干净整洁有序”的目标,全力创建省级(市级)“千万工程”示范(重点)村15个,新晋级“十星级文明户”1.2万户。

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从“一村美”到“全域美”,恰似一幅动人心魄的田园诗画,展现了乡村焕发的勃勃生机与无限活力。

加强乡村治理,和美乡村更和谐

今年秋季开学前夕,金家河镇举办“兴州升学礼”文明实践示范活动,以集体升学礼引领开学季新风尚。全镇十多名新考上大学的学子们集体向父母敬上孝心茶,签署承诺书拒绝举办“升学宴”“谢师宴”。“刚刚孩子敬茶时我落泪了。这个活动不仅让我们看到孩子的成长进步,免了家里办‘升学宴’的负担,也给了孩子一个难忘的成长仪式。”参加活动的学生家长冯晓红深有感触地说。

用“集中升学礼”代替传统“升学宴”,共同遏制“人情风”,是略阳县在全县各村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一项具体举措,既保留了广大群众对喜事进行庆祝的传统习俗,又遏制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陋习,促进了人情回归“真味”,形成了培育文明新风尚的良好效益。

“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制止铺张浪费、大操大办,为的是减轻群众负担,让家庭更团结,让社会更和谐……”10月10日,该县五龙洞镇中川坝村文化广场上,“羌韵新声”宣讲团成员钱富林以接地气的“移风易俗树新风”快板演讲赢得了群众阵阵掌声音。

近年来略阳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积极探索移风易俗新路径,运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规民约、积分制管理等载体,全力破除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引导群众摒弃不良社会风气,创新探索出“宣讲+文艺+服务”的宣讲模式,全力打造“羌韵新声”宣讲品牌,通过群众会、院坝会、围炉夜话等方式,广泛开展婚俗新风专题宣讲,发放文明婚礼倡议书,对群众进行教育普及。先后成立红白理事会152个,织党员干部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4582余份,累计落实红白喜事报备1162场次,节约彩礼、礼金93.8万元,涌现出“零彩礼最美新娘”5人。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绘出一幅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崭新画卷,略阳县以省级示范村、市级重点村创建为抓手,以首位产业发展为重点,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乡村治理、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基层党建,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建设成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亲’的新时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姜国飞,中国经济法制报调研员

古丽娜,略阳县委宣传部科员

乡村振兴

热门话题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