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实案例:800万债权出资,股东倒赔300万
2024年浙江某公司引入新股东,对方用“对李某的800万借款债权”作价出资。结果发现:
债权竟是假的:李某否认借款,转账记录系伪造 -
评估报告有猫腻:中介按“100%能收回”估值,实际分文不值
股东集体背锅:法院判决出资股东补足800万,其他股东连带赔偿300万利息
关键教训:债权出资看着“划算”,实则可能让股东一夜负债!
二、新《公司法》三大风险点
▶ 核心法条:新《公司法》第48条允许用债权出资
风险1:债权变“白条”,出资等于没出
如果债务人还不起钱(比如破产),这笔债权就成废纸 -
法院态度:债权无法兑现=股东出资不到位!必须现金补足(参考2024年浙江高院案例)
风险2:虚假评估防不胜防
常见套路:
✅ 用“未来可能收回”代替“现在真实价值”
✅ 关联评估机构出具漂亮报告 -
新法漏洞:未强制要求对债权打折评估
风险3:债权人能直接找股东要钱
▶ 第54条规定:公司欠债还不上时,债权人可要求用债权出资的股东“吐钱”
举例:股东用1000万债权出资 → 债权没收回 → 股东个人要赔1000万!
三、律师实操指南:三步避开大坑
第一步:验证债权真实性 必须做这三件事:
1让债务人当面签确认书(最好全程录像)
2核对银行流水、借款合同、还款记录
3请第三方律师查债务人的财产状况
▌真实案例 _客户用海外债权出资,我们这样验真:_
➤ 要求提供境外公证文件+银行国际汇款凭证,否则拒绝接收!
第二步:给债权“挤水分”评估
记住这个公式: 债权实际价值 = 账面金额 × 还款能力系数 -
还款能力系数看两点:
✅ 债务人最近3年的财务报表(负债率超70%的直接打3折)
✅ 债权账龄(超2年的至少打5折)
防坑话术:
“请按《企业会计准则》评估,我方要求对5年以上账龄债权全额计提坏账!”
第三步:修改公司章程
加入这两条保命条款:
1. 若债权3年内未收回,出资股东需现金补足,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2. 发现债权造假,出资股东股权无偿转让给公司。 配套措施:
每季度向股东公示债权催收进展 - 聘请独立机构监控债务人财产
四、律师提醒:出现这些情况要警惕
⚠股东用“关联方债权”出资(比如亲戚、朋友之间的借款)
⚠评估报告没有写明“假设条件不成立的风险”
⚠债务人财务状况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