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出海进入以技术驱动为主的第三阶段
2025-03-06    来源:美好前程企董会     作者:

d527f6395a09eb78d8590411beebbec2.jpg

美好前程经济研究院院长李建兴在2025年2月27日举行的一个闭门交流会上发言时说,中国企业出海已经进入以技术驱动为主的第三阶段。他认为,改革开放前20年为中国企业出海第一阶段,中间20年为第二阶段,从2019年开始,随着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国国内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企业出海已经进入第三阶段。 

李建兴说,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频发,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既充满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应该认清形势,加速在全球布局。 

首先在国内经济形势方面,中国大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与压力并存。机遇方面,中国制造业已具备全球竞争力(如新能源车、光伏、5G设备、AI大模型、航空航天等等);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到2030年将突破80万亿元,跨境电商、数字服务等新业态蓬勃发展。挑战方面,内需疲软、劳动力成本上升倒逼企业向外寻求增长空间。 

其次,在国际环境方面,中国企业出海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风险的不确定性极大。以地缘政治风险为例,美国对华科技封锁逐步升级,今年2月21日,特朗普又签署了《美国优先投资政策》,推出了最强对华投资限制。还有欧盟推行碳关税、数据主权方面的法案,以及东南亚国家在世界秩序重建过程中压力增大等风险。全球经济分化也值得认真研究。如发达国家市场萎缩,新兴市场(主要指全球南方)成为新增长极,但基础设施不足、政策稳定性待提升等风险较大。再有如供应链重构的发展趋势对中国企业出海的影响,比如供应链重构区域化趋势显著,企业需应对“近岸外包”与“友岸外包”双重压力等风险。 

再次,要以问题为导向,不同类型企业的出海要克服各自遇到的困难,争取最好的结果。中小企业方面,主要问题是资金有限、合规风险高(如数据跨境流动、反垄断审查)、本地化能力弱。央企、国企方面,虽然规模优势显著,但需提升效率。民营企业方面,这几年,民营企业出海主要是技术驱动,但面临西方严酷的技术壁垒。如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问题(如半导体设备依赖进口)、品牌认知度低问题、国际规则话语权不足问题。他建议有关智库应该加强中国企业出海战略研究,包括但不限于跟踪美国对华政策动向、全球南方国家政策红利等。尽快推出对中国企业出海实用管用的研究成果,如中国企业海外合规指南、行业风险预警报告等。还可以尽快搭建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合作平台,为企业出海提供法律、税务、本地化服务支持。 

最后,他呼吁,企业端,以“底线思维”筑牢合规防线,以“创新思维”突破技术壁垒;政府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国际规则话语权;学术界,深化交叉研究,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提供智力支撑;外交界,细分全球市场,为企业出海提供有力的本地化服务;法律界,深入研究各国法律和税制,为企业出海提供法律支撑;文化界,研究各国文化和风俗习惯,提供融入本地的方式方法,实现文化认同;媒体界,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国企业出海营造良好的国际国内舆论环境。

产业经济

热门话题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主办单位: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
备案信息:京ICP备18038434号-3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536号
投稿邮箱:zgjjfzb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