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腾讯新闻、腾讯财经联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举办首期腾讯财经愿景思享年会,本次活动以“以智提质 论达未来”为主题,在2024岁末之际,对即将到来的2025年做宏观展望,为中国经济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在展望2025年世界经济时表示:在不确定性中踌躇前行。他总结了三个方面:第一,2025年的世界经济将持续处于低增长状态;第二,特朗普2.0和全球贸易战;第三,2025年经济形势最大的问题是不确定性。
据朱民分析,全球经济持续低增长,今年增速约为3%,明年可能略有上升,之后会持续下行。新兴经济国家基本上到2028年左右会降至不到3%。
谈及“低增长”的主要原因,朱民认为:一个是疫情的冲击,一个是全球劳动生产率普遍下降。
“现在看来,疫情冲击导致全球经济有7万亿美元的GDP缺口,这是永久性缺口。”他表示。
谈及特朗普2.0和全球贸易战,朱民认为未来全球贸易增长速度会进一步下降,会低于GDP增长速度。“财政赤字是未来一个巨大的风险。全球公共债务水平持续上升,全球公共债务与GDP之比未来很快就会达到100%。”
他分析,全球债务已经达到300多万亿,每年借新还旧周转的是50万亿,这50万亿是不可以出任何问题的,一旦出问题就是危机,债券市场压力巨大。
“金融风险在不断加剧,在此基础上,我们迎来了特朗普2.0时代,这又叠加了一个巨大的风险。”他表示,特朗普2.0时代,美国政府财政赤字会继续扩张,如赤字率维持在7%-9%左右,10年期国债利率可能会超过5%,通货膨胀会反弹,这对市场影响很大,让资金重新流回美国,新兴经济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压力特别大。
他明确表示:“如果2025年有危机,很大可能会发生在新兴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国新的产业政策,全球产业链继续再置,动荡和不确定性上升。
分析第三个方面:世界经济2025年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朱民表示“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会造成负面冲击,基线预测水平下可能造成全球GDP约0.3-0.5%的损失;导致全球贸易活动减少,全球贸易波动上升,全球贸易增速下降,贸易占GDP比重将下跌;全球供应链扰动与调整,制造业成本上升,制造业流动不确定性上升;新兴经济和发展中国家面临高债务利率困难和融资困难。流动性会紧张。对WTO框架下的全球贸易规则体系造成严重负面冲击。
“全球经济将会进一步分裂,脆弱性急剧上升。”根据WTO的数据,2023年年初全球各国有约50项产业政策,到年末几乎达到了1800项,这说明世界经济彻底碎片化了。
最后,朱民展示了一组世界经济论坛做出的全球十大风险分析,并指出:未来两年的风险里,经济风险有两条:通货膨胀、经济衰退;而时间延长到未来十年,前十大风险已经没有经济相关风险了,而是极端天气,生物多样化遭到破坏,虚假信息,人工智能等等。
“我们不是生活在纯经济的社会里,我们是生活在政治经济,地缘政治的环境,生活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之中,这是我理解的2025特别重要的一个方面。”朱民如此总结。
关于首期腾讯财经愿景思享年会
本次活动邀请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第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尹艳林,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中国贸促会原副会长、中国证监会原主席助理张慎峰,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焦捷,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发展与监管科技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张健华,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数量经济与数理金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龚六堂,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金刻羽,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中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总裁助理伍戈,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厉克奥博等众多重磅嘉宾,共同唱响中国经济最强音。
责任编辑/柳桂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