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定调:2025 年产业规模破 8 万亿 在国家战略层面,《“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早已明确规划,到 2030 年健康服务业规模将达 16 万亿 ,为大健康产业绘制了宏伟蓝图。而 2025 年作为关键的阶段性节点,意义非凡。国务院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为大健康产业的腾飞插上翅膀。在税收方面,对相关企业实施减免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使其有更多资金投入研发与业务拓展;土地支持政策则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物理空间保障,确保项目顺利落地。资金补贴更是直接注入 “强心剂”,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近年来,亚健康状态不断蔓延,世界银行针对中国慢性病做的调查数据称,在今后的20年,4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的发病人数会增长三倍。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的医疗模式也需要改变,逐渐向防、治、养模式转变,而大健康产业恰恰是“防、治、养”模式的产业体现,随着公众自我保健意识不断提高,“治未病”被视为下一个蓝海。 大健康产业的黄金时期! 为什么说现在是大健康产业的黄金时期?当然不是因为总理的一句话,而是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在对大健康产业发出强烈呼唤!!!
1、中国经济总量排行世界第二 任何一个国家,如果经济不发达,这个国家的健康产业就发展不了。 2、中国老年人口将赶超4亿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为2.12亿,到2050年将达到4.8亿,老龄化水平为15.5%。老人数越多,对健康需求、关注、迫切度越高,这也是健康产业飞速发展的一个原因。 3、慢病死亡占疾病死亡率的85% 因为慢病而引起的疾病负担占到中国整个疾病负担的70%,但是这些慢病是可防、可控的,正是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不注意、生活方式不健康,这些慢病才会发生,发生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慢性疑难不治症。 4、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将达到20% 健康素养就是我要吃什么才健康、我怎么运动才健康、怎样的生活方式健康。2008年中国健康素养水平是6.68%,预计在2020年提升到20%。 大健康带来全新机遇! 在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下,大健康产业即将步入蓬勃发展期,并已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健康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发展前景可期,可以说,大健康产业是酝酿着丰富投资机会的朝阳产业。 站在风口上的绝对不是“猪”,而一定是搏击长空的鹰!财富第五波即将诞生! 在大健康产业乘势而起的同时,东阿阿胶旗下的娇倍源紧紧围绕“中华养生健康事业”这一使命,不断夯实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断传递符合现代人的养生理念,不断提供符合当需求的养生产品,大获好评。养生保健成为人们的日常习惯,而从事中华养生健康事业也不仅仅是一份工作,它是一种被国家、社会认可的职业,必然前途无量! 观念改变命运,思路决定出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将看得更远!而娇倍源,就是你身下的巨人,你成长的起点,你财富的基石! 康养小镇建设相关政策:
康养小镇是指以“健康”为小镇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健康产业为核心,将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形成的生态环境较好的特色小镇。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应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规划思路 1.资源优势 适宜创建发展康养小镇的地区,一般应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这是实现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在这个基础条件上,根据当地不同资源,结合市场需求特点,可以发展融合不同产业体系的康养小镇。 如拥有宗教文化、长寿文化、温泉资源、医药产业资源等等。可依托项目地良好的气候及生态环境,构建生态体验、度假养生、温泉水疗养生、森林养生、高山避暑养生、海岛避寒养生、湖泊养生、矿物质养生、田园养生等养生业态,打造休闲农庄、养生度假区、养生谷、温泉度假区、生态酒店/民宿等产品,形成生态养生健康小镇产业体系。
2.产业特色 康养小镇的产业应该是以健康为主的, 如养老产业、休闲农业产业、度假休闲、健康食品产业、体育产业等。
3.功能明确 康养小镇不同于一般的小镇,它的功能性更强。以体育产业为例,依托山地、峡谷、水体等地形地貌及资源,发展山地运动、水上运动、户外拓展、户外露营、户外体育运动、定向运动、养生运动、极限运动、传统体育运动、徒步旅行、探险等户外康体养生产品,推动体育、旅游、度假、健身、赛事等业态的深度融合发展。
建设标准 ❶ 康养小镇年均PM2.5值小于或等于50。 ❷ 该区域的负氧离子标准浓度大于或等于5000个/每立方厘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清新空气的负氧离子标准浓度不低于1000—1500个/每立方厘米)。 ❸ 村镇环境优美,干净整洁。 ❹附近100公里之内有高铁、机场、高速,交通方便。 ❺活动范围在3平方公里以上。 ❻有发展医疗产业的环境基础。
开发类型
1.文化养生型 深度挖掘项目地独有的宗教、民俗、历史文化,结合市场需求及现代生活方式,运用创意化的手段,打造利于养心的精神层面的旅游产品,使游客在获得文化体验的同时,能够修身养性、回归本心、陶冶情操。如依托宗教资源,打造文化度假区、依托中国传统文化,打造国学体验基地等。 2.长寿资源型 依托长寿文化,大力发展长寿经济,形成食疗养生、山林养生、气候养生等为核心,以养生产品为辅助的健康餐饮、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等功能的健康养生养老体系。 3.中医药膳型 药食同源,是东方食养的一大特色。因此美食养生可以说是健康旅游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健康食品的开发,可以与休闲农业相结合,通过发展绿色种植业、生态养殖业,开发适宜于特定人群、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生态健康食品,同时结合生态观光、农事体验、食品加工体验、餐饮制作体验等活动,推动健康食品产业链的综合发展。 4.生态养生型 以原生态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健康养生、休闲旅游为发展核心,重点建设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生态种植等健康产业,一般分布在生态休闲旅游景区或者自然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即依托项目地良好的气候及生态环境,构建生态体验、度假养生、温泉水疗养生、森林养生、高山避暑养生、海岛避寒养生、湖泊养生、矿物质养生、田园养生等养生业态,打造休闲农庄、养生度假区、养生谷、温泉度假区、生态酒店/民宿等产品,形成生态养生健康小镇产业体系。 5.养老综合型 有一定的环境资源,同时拥有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老年群体,将医疗、气候、生态、康复、休闲等多种元素融入养老产业,发展康复疗养、旅居养老、休闲度假型“候鸟”养老、老年体育、老年教育、老年文化活动等业态,打造集养老居住、养老配套、养老服务为一体的养老度假基地等综合开发项目,为老年人打造集养老居住、医疗护理、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养老小镇。带动护理、餐饮、医药、老年用品、金融、旅游、教育等多产业的共同发展。 6.度假产业型 居住养生是以健康养生为理念,以度假地产开发为主导而形成的一种健康养生方式。这种养生居住社区向人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居住空间,更重要的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除建筑生态、环境良好、食品健康等特点外,它还提供全方位的康疗及养生设施及服务,并为人们提供冥想静思的空间与环境,达到在恬静的气氛中修身养性的目的。 7.体育文化型 依托山地、峡谷、水体等地形地貌及资源,发展山地运动、水上运动、户外拓展、户外露营、户外体育运动、定向运动、养生运动、极限运动、传统体育运动、徒步旅行、探险等户外康体养生产品,推动体育、旅游、度假、健身、赛事等业态的深度融合发展。 8.医学结合型 康疗养生产品的构成主要是以中医、西医、营养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为指导,结合人体生理行为特征进行的以药物康复、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配合一定的休闲活动进行的康复养生旅游产品,包括康体检查类产品,它是医疗旅游开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如何规划
1、因地制宜 首先根据自身特色,确定小镇开发类型。若无特色资源,可以植入相关特色与功能。对于无明显特色资源的小镇,要进入康养小镇开发,通过旅游的搬运功能进行特色植入。这类型一般仅适合长寿文化型、生态养生型,医养结合型或养老小镇型开发。生态养生型要求小镇有较好的环境基础,后期要改善和维护小镇生态环境,同时培育和引导养生养老产业进驻,发展养生产业,进行生态养生型开发。
2、多元化开发 其次在规划时要强化健康主题,进行多元化开发。康养小镇必须强化健康养生养老主题,进行多元化开发。以健康养生、休闲养老度假等健康产业为核心,进行休闲农业、医疗服务、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等多功能开发。
3、整体化运营 最后在运营管理方面,要立足于小镇自身特点,以市场化开发为主导,确定项目的开发主体、开发模式、招商及运营模式等,形成系统化的运营管理流程,推进健康产业链的高效发展,实现小镇的经济效益增长。